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胡玥姣
“重塑了对保险业的认识”“我们的行业还有这样的历史”……近日,央视网推出纪录片《大国保险》,多家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也有不少网友发表了感慨。而这部题材偏“冷”的纪录片之所以获得关注,正是因为“大国保险”一路走来的艰辛,寓含了中国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成长密码。
为“大国保险”立传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离不开对于题材的筛选。聚焦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保险行业,意味着在“寻脉”过程中,能窥见历史中诸多事关国计民生的写实图景,与社会变迁的定格瞬间,引发共情与感慨。作为国内首部系统梳理保险业发展的纪录片,《大国保险》以中国保险业集体探索之路作为主线,以时间纵轴、横向对比、国家与世界的金融发展作为副线,描摹出数代人勠力同心的奋斗传奇。
跟随着时间流向,我们从光影中看到:当抗日战争的号角吹响,一场护航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为国家保存实力;当新中国成立的宣告响彻热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成立,红色金融家们为新中国保险事业启航;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大学校园里迎来第一批保险专业生,中国保险体制改革打响第一枪……那些泛黄的书信与数十年前的影像让我们得以了解,作为金融“三驾马车”之一的保险业,如何从“萌芽”成长为当下市场规模稳居世界第二的重要经济力量。
正如片中行业学者所说,“作为一个保险强国,必须要有自己的保险史”“只要我们人类文明在前进……保险它就有足够的发力空间”。这也正是《大国保险》的文献价值与“教科书”定位所在。
解码经济崛起的奋斗力量
有学者说:“保险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从最初说‘狼来了、狼来了’,我们恐怕不行了,我们是小舢板会被国外的航空母舰打得七零八落这种担心,变成了与狼共舞。觉得我们真的是一个华丽转身。”如其所言,中国保险业这些年来历经艰难跋涉,正以坚定的姿态走向通往保险强国的道路。
《大国保险》通过全景视角,对保险大国崛起的“中国样本”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回眸,描绘出一幅横跨数百年的行业画卷:1875年,保险招商局成立,带来了民族保险业的一缕曙光;1938年,上海保联成立,建立起党开展抗日工作的重要组织;1940年,红色保险开创者胡詠骐写下“余信仰为人在世应为大多数人民谋福利”,将“我为人人”的中国保险理念传递至今……片中,既有浓墨重彩的“大事记”织就宏观发展历程,又有感人至深的“小故事”描摹保险人物群像,使得卷帙浩繁的历史纵深感扑面而来,让我们在时代巨变中看见一代代人接续奋斗的朴素信念。
打造行业“启示录”
如果说“教科书”式的定位与颇具感染力的情节,是《大国保险》收获关注的重要因素,那么该片投注在“科普”层面上的努力,同样成为其引发热议的主要内因。
《大国保险》以揭秘的视角,展示出保险如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炮火硝烟中,“战时运输兵险”保存着工商业的火种;科研探索中,“跃进轮”沉没遇险事件的海外分保补偿了共和国的损失;发展进程中,从非典和新冠等重大疫情,到核电站和卫星发射等特殊风险,保险进行了全覆盖;国家战略推进中,保险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项目落地,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领域守住成果……真实而有代表性的案例呈现、丰富而有震撼力的镜头素材、简练而通俗易懂的分析讲述,不仅将“保险”一词所具有的特殊意涵娓娓道出,也消弭了观众们对这一行业的刻板印象,升华了该片所具有的启示性。
在“大国”与“保险”的相辅而行中,可以看到中国保险业助力大国经济行稳致远的默默奉献,也能感受到大国实力正是中国保险业屹立在世界金融角逐场上的底气。同时,对接当前时代,见诸报端的行业消息仿若成为《大国保险》的“番外篇”——国家对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统筹推进的探讨,保险业在今年河南特大暴雨洪灾中承担损失比例达11%……面对莫测的风险,保险业正依凭风险保障功能,为人民的幸福生活予以支撑,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
据悉,《大国保险》还将推出分集,“大国保险”的下一篇章正待开启,敬请期待。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胡玥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