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战》:沉重深刻,让人难以呼吸

2018-05-17 12:36:18 来源: 搜狐电影 作者:

  《开战》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

  搜狐娱乐讯(文/帼杰)法国导演史蒂芬-布塞的创作水准还挺不稳定的,有《市场法律》这样把文森特-林顿捧上戛纳影帝宝座的佳作,也有《一生》这样的平庸之作。《开战》是布塞第四次和林顿合作,虽然对导演和演员来说都有自我重复的嫌疑,但《开战》仍不失是一部有力量的纪实作品。

  德国Perrin Industrie集团决定关闭旗下在法国Agen的汽车零件制造厂,这意味着1100名员工将失业,事实上企业在两年前对员工做出了至少五年不会关停工厂的承诺,工人为此做出工资上的让步。然而现在公司在没有亏损的情况下单方面决定关停,无视当年的承诺,要将工厂开到人工更便宜的国家,在工会首领洛朗-阿米代奥(文森特-林顿)的带领下,工人们开始的艰苦漫长的为自己争取权益的斗争。

  第一场“战斗”就非常精彩,没有进行什么铺垫,在用制作的新闻报道交代背景后,直接进入剑拔弩张的阶段。工人们要公司违约的解释,律师跟你说营业数字,工人们说失业的数字和工资损失,高层们跟你讲情怀。矛盾不可调和,工人们犹如困兽,找不到出路,没有人肯对话,情绪渐渐积累。

  之后的每隔一段就是这样大段的“战斗”,主要是对话,直白说就是“吵架”,吵得观众耳膜都嗡嗡响。但是在这高分贝,情绪激烈的争吵中,导演做到了信息清晰,有节奏。在每段“战斗”间隙,用大量拉掉人声的镜头配上音乐,或者用轻缓的日常生活作为节奏调节器,来调节观众的情绪,沉淀消化信息,为下一次矛盾的推进蓄势。尽管这手法说不上多高明,但简单有效。

  作为一个纪实作品,《开战》中的所有情节都有现实依据,的确是现在法国社会的现状。很多时候我们对新闻报道留意的只是它传递的信息,而忽略了信息背后的东西,事实上,所有的事件都是“人”造成的。电影化的社会新闻,恰恰可以放大事件背后的“人”。

  《开战》不失是一部有力量的纪实作品

  洛朗就是这样一个被放大的人,作为工会代表,他从一开始领导所有工人与上层对抗,为工人们争取利益的英雄,变成一个四处碰壁无果,甚至被身边的同伴针对的疲惫男人,最后成为困兽无望,选择极端方式对抗的悲剧人物。

  文森特-林顿在史蒂芬-布塞的电影里真是受尽坎坷,除了《尚篷小姐》,他在《弥留之春》里坐过牢,在《市场法律》里失过业,终于这次在《开战》里用极端的方式对抗命运不公。尽管角色都有稍许雷同——工作不顺利生活窘迫的中年男人,但是林顿依旧表现力惊人,且把握住了这些相似角色之间微妙的区别。

  影片又名《另一个世界》,片中的有产阶级口口声声说“我们同情你们,我们理解你们,我们在同一条船上”,这些廉价的认同感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填平阶级之间的鸿沟,甚至都不能得到工人们的认可。因为这来自“两个世界”的双方,诉求是不对等的——一方是长远的秩序保障,一方却是迫在眉睫的生存需求。导演并没有对两者进行高低优劣的审判,不过很坚定的站队弱势群体。因为当权者有太多发声的途径,弱势者却太少有让其声音被听到的可能。

  导演最厉害的地方是让观众感同身受的本事,比如在将近三个月的努力和等待后,工人代表们终于在政府协调下见到了集团德国本部的最高总裁,总裁大人开口就用“我的妈妈也是法国人”的套路来进行心理攻势,引起了银幕前观众的嘘声。观众们,至少是一部分观众,已经把自己带入到工人的角色中,对政府和公司高层本能排斥,甚至在总裁的轿车被愤怒的工人们掀翻时鼓起了掌。不去讲阶级问题和出发点问题,仅从调动观众情绪上,布塞是真正的高手。不管布塞多少次重复自己,他每次都能在这方面引起观众共鸣。

  《开战》主创亮相戛纳发布会

  洛朗他们带领下的“战斗”不见硝烟,但是异常艰难,他们有战场,但没有“敌人”。他们想要赢得战争,结果对方要么避而不战,要么就只是假想敌。于是有的人退缩了,有的人转而将矛头对准洛朗,这使得洛朗疲惫无比。在去医院探望了刚刚生产的女儿,亲手抱过刚出生的孙子后,洛朗转身就选择了决绝的方式控诉不公的人生,是妥协也是最后的反抗。这个意料之外的结局让人很久都缓不过气来。

  “我们在一条船上”,影片开始一位集团公司高层就这样说。尽管洛朗他们用“如果我们在同一条船上,我们是底舱的老鼠和狗屎,而你在顶层”怼了回去,但高层的话不无道理。这艘船就是我们的社会,船仓等级分明的大船上,其实所有人都身不由己,在航行的轨道上,合规矩与合情理永远有着冲突。重合的那部分就是人性的善意,对峙的那部分造成了巨大的冲突。这两者就成为艺术作品的源头。塞布多次选取了后者作为他的创作源泉,于是在他发挥好的时候,往往能给我们一个沉重的,深刻的,让人呼吸困难的好作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