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评《多甫拉托夫》:唤醒久违的诗意世界

2018-02-18 10:02:31 来源: 搜狐电影 作者:

  影片讲述前苏联流亡小说家和诗人多甫拉托夫的故事

  搜狐娱乐讯(编译:麦咪 来源:《好莱坞报道者》等)前苏联流亡小说家和诗人谢尔盖-多甫拉托夫可能不会在欧美地区家喻户晓,但在俄罗斯,他是一个超级巨星。作为前苏联最伟大的艺术家和优秀人才,谢尔盖的人生还充满了悲剧色彩。

  俄罗斯知名导演小阿列克谢-日耳曼的这部传记片《多甫拉托夫》,唤醒了久违的诗意的世界——谢尔盖的诗歌的影响很大,他像英雄一般宁愿饿死也不愿写出媚俗的辞藻和连篇的谎言。这部电影的背后探讨了一个及时而必要的议题,有望在本届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中引起较高关注。

  现年41岁的日耳曼是当下欧美艺术片界颇具活力的年轻导演之一,是俄罗斯大导演吉尔曼的儿子。2003年的《最后的列车》、2005年的《Garpastum》,以及2008年的《纸上兵》全部入围威尼斯影展,《最后的列车》还获得了新锐导演特别奖。三年前入围柏林的《电子云层下》将几个情感故事进行交融,是一部串联时空的爱情史诗,而《多甫拉托夫》的风格则完全不同。

  当然,排除电影节参赛作品这个身份,《多甫拉托夫》可能并不能让观众轻易地接受这位备受煎熬的作家的人生经历。塞尔维亚演员米兰-马瑞克扮演的犹太裔美国作家,既可以在大街上游荡,又不失文学家的风范,他的存在对于那个时代而言充满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讽刺性。不过,这部电影比小阿列克谢-日耳曼的上一部柏林竞赛片《电子云层下》(2015年获得主竞赛单元艺术贡献奖)更具可看性一些,在那部电影中,人们的梦想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世界末日,而这部电影里的男主人公多甫拉托夫,唯一的梦想只是得到勃列日涅夫的小小鼓励。

  谢尔盖是20世纪俄罗斯侨民文学“第三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而影片的故事则是从1971年11月的那个下雪天讲起,这位俄罗斯作家的过去和现在都已成为历史的见证。谢尔盖被迫移居纽约,是因为他在前苏联的文学界一直坚持自己的创作观点,绝不妥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要想在自己的国家出版作品是一项无望的奢求。

  尽管谢尔盖的天赋早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他不循规蹈矩的态度还是让他无法进入苏联的文学家联盟。由于得不到同行的支持,他自然也无法发表有意义的作品,除了撰写一些美化前苏联社会的报道和采访之外,他几乎被捆绑住了创作的手脚。也正是这种不妥协,导致谢尔盖最终被苏联文学界排挤出局。

  奔波在各种文学派对和爵士乐俱乐部之间,谢尔盖的个人生活发生了危机——他与妻子争吵不断,即将离婚,他和小女儿卡蒂亚一起走在雪地上,这一刻的他,生命仿佛停滞下来,命运即将转向。尽管谢尔盖的经典小说《手提箱》等充满了强烈的传奇色彩,但他的个人生活却没有丝毫幽默感,他的人生比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更加荒谬和无趣。

  影片中的超现实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在一个船厂里(那个环境暗示的时代背景是波兰团结运动的十年之后),谢尔盖装扮成托尔斯泰、普希金和陀斯妥也夫斯基等文坛巨匠,参与到了当前苏联的事务中,而这一次,他选择了政治正确的回答。另一个不可能的场景,是谢尔盖去采访一个写诗的年轻石油工人,在这个工人对爱情的幻想破灭之前一直在坚持写诗,谢尔盖把对方拖到一个化妆舞会上,但在这里,他们被各种乏味和话题包围,原来这只是一个梦而已。

  即使是影片的情节转折点,也充满了一种虚幻的梦幻感。一个作家出现在出版商的办公室时,他的手稿被第N次拒绝,这个钦佩画家波拉克的作家最终只能请求朋友约瑟夫-布罗茨基帮忙,移居国外。他们都知道,你一旦离开苏联,本质上也就失去了创作的土壤,尽管在那个社会里,很多言论都被压制住了,但在那些年里总有一些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东西被创造出来。

  影片的视觉效果充满了一种时尚感,尤其在创造这个远离当下时代、看起来更为复杂的世界的时候,影片的制作非常考究,视觉基调明亮而令人印象深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