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胡玥姣
苏州园林享誉世界,“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设计理念典型地展现了中国园林史的缩影。中国首档世遗揭秘互动纪实节目《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的第九期节目中,“布鞋男团”单霁翔、黄觉、马伯骞、阎鹤祥携手知名建筑师马清运,移步至婉约素雅、灵气四溢的江南之地,探访素有“园林之城”美誉的江苏苏州,以“行走+揭秘”的表现形式,在小桥流水间体会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背后的建筑风格与文人志趣,让广大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写意山水园林的魅力所在。
以“心”造园,苏州园林独树一帜
中国人素有崇尚山水之美、亲近自然的心理偏好。走进苏州园林,曲径通幽、绿水萦绕、山石罗列、花木点缀、虫鸟相鸣,疏密相间的亭阁廊舫搭配上山水美景,形成“大隐隐于市”园林建筑风格,不出城市即可享受自然之景。明代大家文徵明就曾对苏州园林发出了“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的赞咏。苏州古典园林的伟大之处在于“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设计逻辑,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蕴含了文人寄情山水、返璞归真的情怀。
中国城市众多,每个地方都有风格各异的花园景观,但中式园林集中于苏州,与苏州这一文人归隐群集地密不可分。北宋诗人苏舜钦、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明代御使王献臣、清代安徽巡抚沈秉成等文人雅士、政界大拿都曾到访或参与过苏州园林设计建造。中国古代文人在官场失意、治世理想难以实现的时候,便会寻求另一种归隐的闲适生活,不出城市坐享山林之乐,这样的生活态度深深地影响着园林设计。据历史记载,明代御使王献臣因效仿陶渊明守拙归田园,故将园子取名为“拙政园”。单霁翔向观众科普道:“北方园林尤其是皇家园林,更讲究气势,注重用材的豪华,但苏州园林多为文人雅居、创作之所,风格更加符合文人的气质。”
而比较西方的园林风格,苏州古典园林与其更是有迥然之别,彰显着不同民族的性格和审美取向。建筑师马清运表示,不少国外建筑学者都对中国苏州园林的造园术表示惊奇。“惊”在于西方园林建筑历史上未曾出现过苏州园林风格的建筑;“奇”在于苏州园林令人捉摸不透的设计逻辑。“西方建园林有一套自己的逻辑规范来管控空间布局,但是中国园林的建造与文人的心境思想息息相关,这就是他们感到惊奇的地方。”
精巧造园,集百景于一园
苏州古典园林注重空间处理,活用借景与对景的手法,讲究各种建筑要素的穿插融合、东西对偶、前后呼应、互相因借。例如沧浪亭连廊的漏窗,既起到分隔园宅与外界的作用,同时取园外之景,景观之间相互渗透、隔而不绝;沧浪亭更是依水而建,以借景的建筑手法,将“园外之水为我所用”,保证园林私密性的同时增强与外界联系。建筑间错落有致的布局还产生了移步换景的奇观,单霁翔介绍,“中国的园林跟中国书画一样,遵循散点透视原则,园林布局中散落了多个视点,随着人走到不同的地方,景观也相应发生变化。”
然而,如此具有巧思的园林必然不能只通过平面图像和简单的介绍来向观众呈现。在游览苏州园林的过程中,“布鞋男团”通过“行走+揭秘”的方式,通过亲身体验多个游戏项目,更深刻地领悟苏州古典园林精巧的造园技术。
在以假山造景而闻名的狮子林,单霁翔、马伯骞、马清运选择从三个不同的入口进入假山群,完成寻找出口的挑战。在不走回头路的前提下,参差交错的假山仿佛迷宫一样,难住了“布鞋男团”。山石布置看似毫无章法,实际上凸显着建筑者的独特逻辑。游览了六个园林后,嘉宾们还变身梦想造园师,通过“造园大赛”来守望苏州古典园林。利用院墙、连廊、亭台楼阁和植被山水的模型,打造属于自己的园林,在实践中领悟理水、叠石、建筑、植物的造园四大要素。
园林“活”用,古典建筑增添新趣味
苏州古典园林溯源于春秋,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传承,苏州园林的已经深深地烙印在苏州人的血脉中,成为了苏州市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典园林与现代生活愈发密不可分。以最初的旅游功能为根基,苏州园林已陆续开发教育活动、文化活动、夜间活动,进行文创产品的研发,世遗传承的方式逐渐多元化。
在拙政园,夜游路线已经成为广受旅客欢迎的玩法。《万里走单骑》以大篇幅向观众展现了拙政园夜间游玩的奇妙景色,12月相主题贯穿园林的每个角落,全息投影下的海棠穿雾、梧竹幽居、一池三岛、星园问月等景观焕发新的生命,苏州园林的日与夜都有各自的精彩。紧跟“夜经济”发展的步伐,苏州古典园林通过游览方式的创新,进一步拓宽了世遗传承和推广的范围,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和爱上充满韵味的苏州。
每周日晚21:10登陆浙江卫视,同步在腾讯视频、爱奇艺、哔哩哔哩弹幕网播出的《万里走单骑》已完成苏州园林的探秘之旅,让更多观众感受到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的独特设计,古人寄情山水的高雅志趣以及人类对完美生活品质的执着追求。正如单霁翔所说,苏州古典园林不仅是旅游景点,更在建筑、教育、艺术等方面源源不断地产生影响,保护好、利用好遗产地苏州古典园林,便是提升城市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胡玥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