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胡玥姣
纪录片《荒野至上》第一季已走到收官时刻,画上了一个段落感的休止符。观众们也好似自己在荒野丛林走过一遭,一窥震撼心灵的珍贵画面,收获各种各样的感慨。
生存主题、人生命题,这样的表达有深度更有温度
在国内美食、人文类纪录片大量涌现的背景下,《荒野至上》为何执着于拍摄荒野生态环境故事,又为什么将镜头对准镜头背后那群野生动物摄影师?这个答案在六期主题的完整展现后,就会浮出水面。
《荒野至上》让我们看到的是,每个野生动物摄影师在荒野中的探索,都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他们所处的情境各不相同,有长年累月的蹲守,也有候鸟式的定期相见,更有守在家门口得天独厚的每日相伴,而这所有背后都有他们执着于荒野的原因——他们被这荒野“迷恋”,“闻声”而来、秘境“寻踪”、痴心“守护”、久久“念想”、深情“问道”,观众也跟随着一个个情境转变,或沉浸、或感动、或思索良多。
“高水准制作”、“直击心灵”、“真实”……是网友在评价节目时最常提起的关键点。有观众在观看影片后评论:“都说拍纪录片是在用摄影机写诗,谢谢《荒野至上》让我们看到诗意背后的生命悸动与存活考验。”《荒野至上》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将真人、真荒野以及真感情扎入现实中,既有难得一见的珍贵画面,满足大众的审美与求知欲,又在记录真实之上,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想借此传递出更多对于大自然、对于野生动物、对于生命的思考与关怀。
当六位中国顶尖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上演都市与荒野之间的生命穿行,一个个故事如同一颗颗珍珠,向时代、社会和人生全面深入地观照,每个故事背后都承载上了厚重的隐喻和价值表达可能性。
身处鸟类天堂的彭建生最早希望拍摄更清晰、更近的图片,后来拍群落、拍它们之间的关系,再到拍物种与环境间的关系;每年定期奔赴中越交界地的徐健,对那片保护区熟悉到仅从声音就能判断物种的类别;自然观察者邢睿在广袤无垠的阿尔金山感受到人与狼的依恋的记录,正是影片紧扣带人类与生态生存主题与人生命题进行观照的体现。通过野生动物摄影师的镜头,去观察那些或宏大、或微观的社会命题,让主人公与自然和解,也让观众们获得人生感悟,正是《荒野至上》主题选择背后的动力。
内容品味、审美品味全方位观照,升级纪录片的高级质感
这是一部让人能够静下来,看看这个世界上,依然有人愿意为了拍一张图片、见证一个物种的存在而千里追寻,或是为了保护本和自己无关的生命,来到生命禁区、荒野之地。截至目前,微博话题#荒野至上#阅读量已突破1亿,尽管影片已经收官,但关于它的讨论依旧没有减弱。
这与纪录片的品质密不可分。《荒野至上》在理念上、审美上升级了纪录片的高级质感,成就了正在品味升级中的中国观众对于深刻内容的需求。
如今,观众已不满足于粗放的、流水线的制作,从内心更渴望看见精致的、作品性的内容。当纪录片的镜头中缓慢流淌出余晖中藏野驴憩息的闲适自在、树间黑冠长臂猿眼神的狡黠灵动、海天之间黑颈鹤起飞时的飘逸身姿,《荒野至上》的每一帧画面都焕发着真实之美,激发出人们最原始的感动。
与此同时,《荒野至上》以纪实来叙事,以独白来深化,以画外音来点睛,三者的结合创造了一种理性与感性交织的诗意叙事效果。尤其在第一集展现顾莹扎根荒野,孤独、守候、追逐藏羚羊的画面时,在表现力上有一种公路大片式的精美、沉着、从容的调性。在独白、音乐的加持下,将每一个纹理、每一次呼吸、每一种情绪都精准拿捏,顾莹对于荒野的迷恋与追尊如洪钟一般撞击观众的内心,赋予了观众最直接有力的动容。
诠释荒野人生的真谛,在共鸣中见世界,见自己
《荒野至上》的内在动力,源于自然之美和生物共情。借助每一集野生动物摄影师与荒野之间的碰撞,《荒野至上》为观众揭开了珍惜生物的神秘面纱,实现了人与自然、荒野与都市跨越时空的对话。
片中,我们看到了森林砍伐、人类活动对于藏羚羊栖息地的破坏;阿尔金山上的熊正遭遇全球变暖、无处觅食的危机;人类因生产生活架起的高压电线正成为扼杀鸟类飞行的元凶。这些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破坏使它们的生存挑战愈发严峻,那种无奈让人无不痛心。
借由摄影师的所见、所感,《荒野至上》也在不断向人们发出疑问人类行为如何影响自然?在人类主导的世界,动物如何面临新的挑战?人与自然究竟该以怎样的方式去相处?所幸的是,我们也看到了村民对于野生动物生存的不打扰、狼对牧民羊群的守护等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回归,这些在残酷荒野中体现出的点点温情,也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不难看出,《荒野至上》表面上记录的是野生动物摄影师的荒野之行,切入的是野生动物摄影师的荒野追寻,反思的是都市与荒野的生息与共。当我们打开纪录片,在顾莹哽咽于“太美了”时,便带观众跳出了只缘身在都市的麻木,去感知生命的原始触动,从而有了更深沉的思考。它带领观众发现自我,敬畏自然,给人们一个沉下思考生活、反思自己人生状态的空隙,完成了一场关于生命的哲思。
六集故事看下来,更加让人相信,《荒野至上》带给人们的,绝不仅仅是野生动物摄影师在与荒野相遇是碰撞出的火花,而是透过这些相遇,对于生命乃至整个自然进行思考,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出不同面向的故事,去定义每个人心中的“荒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胡玥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