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又到暑假档,从2015年的《大圣归来》,到2016年的《大鱼海棠》,之前还有《魁拔》系列,几乎每年的暑期档,都会有一部精彩国漫冲出重围。记者发现,今年最受国漫迷们期待的,当属画江湖系列的首部动画电影《风语咒》,自2014年戛纳电影节放出预告片,五年之后,《风语咒》终于制作完成,将于7月13日与观众见面。从预告片来看,该片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用纯正的东方美学展示中国人自己的故事,让不少网友感叹,“终于等到你”。
2015年 《大圣归来》内核仍是最精髓的《西游记》
很多人都还记得2015年朋友圈刷屏的《大圣归来》,该片通过口碑发酵,实现排片和票房双逆袭,最终票房落在9.56亿人民币。最有意思的是,还催生了“自来水”(自发形成的水军)这一新名词。
《大圣归来》出自中国顶级IP《西游记》,孙悟空被儿时的唐僧(俗名江流儿)误打误撞地解除了封印,在相互陪伴的冒险之旅中找回初心、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故事有创新,电影的画面和特效也不逊色于好莱坞动画,因此这部有着中国心内里,好莱坞外表的动画电影,改变了所有人对国产原创动画受众低幼、制作粗糙的一贯印象。
最重要的是,中国动画电影更应有的东方文化态度在《大圣归来》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其内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髓的《西游记》,剧情有欢乐,但没有戏说,将“孙大圣”这个几代华人共同的超级英雄传承了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圣归来》实现了故事情节的欢乐动人和故事背后的东方侠义精神的兼容,也注定了它能成为爆款合家欢电影。
2016年 从椿、鲲、湫感受《大鱼海棠》中的传统文化
《大鱼海棠》也是先曝了片花,就吸引了很多国漫粉,之后一等就是12年,上映前就被塑造成“国漫救星”。虽然最终在口碑上出现了“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大鱼海棠》”的局面,但撇开有争议的剧情不说,起码绝大部分人认可了音乐、画风和技术,而且国产电影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故运用得如此淋漓尽致的,《大鱼海棠》也算是开创了一个先例吧。很多人用“魔鬼藏在细节里”来评价《大鱼海棠》。
举例来说,《大鱼海棠》里有很多几乎没有耳闻过的神话人物,比如嫘(读léi)祖,记者查了资料,其为黄帝正妃,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黄帝及其正妃嫘祖拥有特别的地位,嫘祖教民育蚕制衣,被称为“先蚕娘娘”。
主角椿、鲲、湫的人物形象来源于《庄子·逍遥游》,其他角色的设计是从《山海经》《搜神记》《列仙传》等神话传说和志怪古籍里面找灵感,成就了现在出现的这100多个角色,包括灵婆、鼠婆、后土、句芒、嫘祖、赤松子、帝江、白泽、祝融等。
2018年 《风语咒》玩转中国风之“金木水火土”
画江湖系列的首部电影《风语咒》也让粉丝惦记了5年之久。据悉,从2012年到现在,画江湖已经创造了《侠岚》、《不良人》、《灵主》、《杯莫停》、《换世门生》等多部优质剧,可以说是最具宇宙感和生命力的国漫,也被业内视为最具价值的国漫IP。因此,画江湖的首部电影,被动漫迷们寄予了助力国漫崛起的厚望。
记者看到,预告中,神话中的饕餮现世,侠岚用金、木、水、火、土等五行之力抗衡,而传说中只有风的力量能与之抗衡,站在飓风之中的少年,以手中的神器掌控着风的力量,四面八方涌来的罗刹皆被幻化无影,饕餮也似有逃遁之意,暗示着掌控风的力量即是对抗凶兽的奥义,这些都揭示了片名《风语咒》的含义,这部动画的整个世界观的设定也都充满了中国风的气息。
细节之处也是如此,多由曲线设计构成的凶兽,嘈杂市井中的江湖,都在极力传递一种东方美学,无论是罗刹真实到肉眼可见的毛发和纹路,还是以假乱真的古风建筑,都彰显了原汁原味的东方美感,符合了观众对“国漫”的想象。导演刘阔表示,《风语咒》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是用纯正的东方美学,展示中国人自己的故事。
据悉,《风语咒》的完成,经历了五年筹备,三年制作。但背后的时间,远远不止于此。在导演刘阔心中,这个电影梦,已经被按捺得太久。“虽然很早就有做电影的梦想,但还是忍住了,我要先让自己变得强大。”
带着这种想法,刘阔与团队一同着手开发用于动画制作的“曼陀罗引擎”。经历了六年“黎明前的黑暗”,终于让中国的3D动画,真正具备了全流程的原创能力。在数万分钟动画制作的打磨后,《风语咒》终于得以启动。电影即将上映,刘阔透露了他的一点希望“在中国市场被好莱坞、日本动画长期占据的情况下,为中国的国产动画电影,抢回一些观众”。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中央美院设立“徐悲鸿奖”孕育了美术界大量名家大师的中央美术学院,将以重奖激励教师的教学与创作。“徐悲鸿奖”是中央美院建校百年来面向全体教师设立的奖励额度最高、覆盖范围最广、专业水平最高的奖项。[详细]
一个戏剧节靠什么吸引40万观众6月1日至20日,首届重庆南滨国际戏剧节沿着近10公里的江岸线,上演了8个国家24个文艺团体带来的278场表演。”6月15日晚,由赖声川剧团导演、何炅主演的话剧《水中之书》在南滨路边的施光南大剧院上演,1244个座位的剧院上座率超过了96%。[详细]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22日电对一部分人来说,“地方戏”三个字会比较陌生,但在漫长的岁月里,它们曾给人们带来无数欢乐。日前,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2014级多剧种班举行毕业公演,将扬剧、吉剧等地方戏带到观众眼前,也引起戏曲界对传承地方戏的讨论。[详细]
《金蝉塑与糖人宝》再现京城旧时光“吹糖人”“做毛猴”“唱大鼓”是老北京传统文化留下的宝贝。这些宝贝日前被北京演艺专修学院的师生们以舞剧的形式搬上天桥剧场的舞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