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只有父母关心你飞得累不累。”这句在网上流行已久的话,触动了无数儿女的心灵。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在我们追寻梦想的道路上,父母总是特殊的存在:在我们遇到挫折时,他们及时地出现,给予我们帮助;在我们感受成功时,他们却默默地转身,在身后注视。
“您从不计较我成就高低,只担心我累不累、开不开心。别人在乎我胖不胖,您只在乎我吃得饱不饱。您总是说,只要我和姐姐健康开心,其他都不重要。”在每个人心中,妈妈一定都是最好的。在《一封家书》第二季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了陈妍希眼中的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闺蜜般亲密:鼓励是最好的教育
“印象中,我小时候会在您生日前,偷偷存钱买礼物,附上手写小卡片,趁您不注意悄悄关上灯,点蜡烛为您唱生日快乐歌,就能把您逗得很开心,甚至有时会边读小卡片边落泪。”陈妍希讲述了她给妈妈过生日的小故事。对她而言,文字有种神奇的力量,即使是寥寥几字也能让收信人感到无比的喜悦。而她想用这封家书更认真表达对妈妈的爱:妈妈,您就是全世界最好的妈妈。
陈妍希在家书阐述她和妈妈的过往,一字一行间都是对妈妈的爱意。在她眼中,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没有什么事比它更重要。陈妍希从小在妈妈温柔的爱中成长,而她的故事也让我们认识到鼓励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
谈及家庭教育的方式,很多人都会提到这句话:“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衍生于韩非子名言“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圣君之下”的俗语,一度成为各个家庭教育中的“至理名言”。但随着教育的改革与进步,教育方式与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改变。
现在,积极正面的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主流思想。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每个孩子都需要不断的鼓励以获得自信、勇气和上进心。因而,鼓励成为家长们积极正面教育孩子的重要方式之一。
“记忆中您几乎没有严厉地骂过我,即使我年少任性,惹您不高兴,您也不曾大声吼骂我,最后,我因为担心您难过,总是主动牵您的手、道歉说好。”在妈妈的身上,陈妍希明白了“以柔克刚”的完美体现。“您的鼓励式教育影响我至深,所有我和姐姐的一点点进步,都能获得您的赞美,比如在黑板上完成一幅小书画,您就会夸奖我,我因此更加自信,更想画好,心中从此种下喜爱绘画的小火苗。”正如陈妍希而言,正面鼓励和关心不只让她们姐妹俩拥有足够的爱,也有了坚定强大的内心来面对这个世界。
陈妍希为观众呈现了母女相处的另一种模式,一种更自在的母女关系:母女似闺蜜。“您从小就把我当大人一样,用讲道理来沟通,您拥有自由的灵魂,从不批判我说的话,所以我能任意对您分享想法,什么都敢和您说。您虽然是妈妈,我却可以将您当做当成我最好的朋友在谈天,这是多么难得。”
亲情间传承:父母是最好的老师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古至今,家庭教育都备受重视。南朝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中说:“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 明代方孝孺说:“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世家大族将家族风气凝练成文字,诸如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钱氏家训等,将做人处事的智慧代代相传。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在陈妍希身上,妈妈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了她现在为人妻为人母的价值观。
“您一生都在牺牲奉献,照顾外公、婆婆、爸爸、姐姐和我。还记得在美国的那些年,婆婆开始洗肾,一洗好多年,一个礼拜三次,每次都得一下午,您自己照看,从不抱怨。婆婆走后,您不厌其烦地看顾有帕金森的外公,用身教教会我们孝顺的道理。”陈妍希在信中讲述了她眼中看到的妈妈对家庭的付出:帮忙照顾姐姐的两个孩子,帮忙照顾她的儿子小星星。
陈妍希在信中提到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星星感冒发烧了,一直说‘我有一点不舒服’,您就一遍又一遍揉着星星的肚子。”而妈妈照顾星星的场景,也让她想起自己的小时候:“我肚子不舒服,您也是这样一遍又一遍揉着我的肚子。星星肯自己吃药,您就夸张地赞美星星好棒棒,我仿佛又看见您以往照顾我的画面。”
古语道:“潜移默化,自然似之。”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陈妍希也说:“妈妈,您真的是我的偶像,像您这样为家人付出,是我一辈子都期许自己能达到的高度。”
父母在,我们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在信中陈妍希也提到了这个话题。外公的去世让她产生了“死亡突然一下离得好近”的强烈感受。就像有个计时器在提醒她时间是有限的,因而她更加在意和妈相处的时光:“妈妈,我好爱您,请您多做运动,吃得健康,我保证我会多花时间陪伴您。全世界最好的妈妈,无论几时都想做您女儿的我,请您一定活到天荒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