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传媒发布《2018网络大电影从业人员生存状态调查》

2018-09-05 16:19:00 来源: 光明网 作者:

  “网络大电影”作为近年发展起来的互联网电影新形式,已经在中国电影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中,爱奇艺独播的《灵魂摆渡·黄泉》票房分账高达4548万,成为了网络大电影票房分账冠军。

  但是,在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网络大电影也一直饱受质疑,越来越多的人看好网络大电影并进入网大圈,但也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被淘汰出局无奈撤离,也有很多人陷入了迷茫:网络大电影究竟还能不能拍?这个行业究竟有多少人赚到了钱?目前网络大电影行业最大的困境是什么?

  9月1日,由北京猫影传媒有限公司和公众号“网络大电影”联合发布的《网络大电影从业人员生存状态调查》结果出炉,这是首次聚焦于网络大电影行业人群的调查报告,旨在关注网生代电影人群,还原真实的网大市场。

  《网络大电影从业人员生存状态调查》发布 行业两极分化严重

  据《2018网络大电影从业人员生存状态调查》报告显示,网络大电影行业男性比例是女性的6倍,很多人拥有多重身份,比如既是导演又是编剧,或者既是投资人又是制片人,或者既是项目策划同时又是编剧!

  其中,80后90后撑起了整个网络大电影,因为网络大电影入行门槛低,非科班、半路出家或者从其他行业转行进入网络大电影的从业人员占到了45.5%。47%的从业者有自己的公司或者工作室69%的从业者,除了网络大电影外,还有其他收入来源。

  在过去的一年中,广电日趋严格的监管政策,网络大电影迎来了好几波的“下架潮”。但61%的从业者很幸运,参与的网络大电影全部上线、没有被下架!但有23%的人,至少有1部网络大电影被下架或无法上线!

  网络大电影票房分账两级分化相当严重,这就造成了从业人员的贫富差距。有人靠着网络大电影名利双收,但也有人依然挣扎在温饱线上。《2018网络大电影从业人员生存状态调查》显示,年薪30万以上占14%,超过36%的从业者年薪不足5万!

  在调查中,有一个数据令人震惊,那就是——近31%的从业人员几乎不看网络大电影,但也有12%的人每月观看网络大电影在15部以上,每月观看网络大电影10部以上的从业者占到了17%。

 

  《行业调查》还原真实网大市场猫影传媒关注网生代电影人群

  网络大电影人群数量庞大,但因为电影品质的良莠不齐,导致了观众印象不好,行业地位相对较低,属于影视行业里的边缘和弱势人群,此次北京猫影传媒有限公司和公众号“网络大电影”聚焦于网络大电影从业人群,旨在还原一个真实的网大市场,关注网生代电影群体。

  据悉,《网络大电影从业人员生存状态调查》持续时间四个月,详细调查精准用户4000余人,收回有效问卷3268份,采用定向邀请和精准投放的方式,线下和线下相结合,保证了调查样本的真实、有效、精准。

  作为网络大电影行业最权威的垂直自媒体,公众号“网络大电影”汇集了19万精准人群,为此次调查提供了精准而广泛的调查渠道,因为行业对于收入等问题的敏感,整个调查采用了匿名调查,确保被调查用户的隐私安全。

  让人心痛的是,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有23%的从业者至少有一部网络大电影被下线或者无法上线,而且有3%的人已经准备退出网络大电影行业,退出原因:收入待遇原因、无法实现个人价值、发展无望……

  《网络大电影从业人员生存状态调查》显示,资金不足、团队不专业、剧本不成熟、宣发不给力、政策不明朗,是网络大电影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此外,熬人、骗子多、演员演技差、平台不太好合作、导演或者制片人没经验,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网络大电影”公众号主编易南看来,调查是为了更准确地看清行业本质,了解行业人群,为整个行业服务。猫影传媒将致力于互联网隐私内容的开发和营销,而“网络大电影”将持续关注和扶持网生代电影人群,专注于网络大电影,但不限于网络大电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胡玥姣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