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娱乐>娱乐专题>女粉丝追星13年>女粉丝追星相关评论

疯狂粉丝事件幕后推手:媒体追逐和外力介入

昨晚,杨丽娟为接受某歌手“捐款”专程飞赴北京■摄影/《广州日报》

  中新浙江网4月4日电 “疯狂粉丝事件”谁是幕后推手

  女儿狂热追刘德华13年老父最后为何选择自杀———

  媒体篇

  “疯狂粉丝”之父求助媒体后的尴尬境地

  “我们台有实力,能联系到刘德华,见是肯定的”

  去年3月,杨勤冀为了筹钱供杨丽娟见刘德华,决定到医院卖肾,遭到医院拒绝后,“走投无路”的他主动求助于当地某媒体。结果当媒体记者第一次打来电话时,杨丽娟都不接,“怕报道了见不上刘德华了”。

  该报道《不见刘德华,今生不见人》刊发后,杨勤冀表示希望能借助媒体强大的舆论来达到女儿见刘德华的目的。

  此后,某网站娱乐频道将此事通过经纪人转告刘德华,刘德华通过媒体公开批评了“林娟”“罪恶、不孝”。刘德华的回应,让杨勤冀一家矛盾升级。据杨勤冀在后来的遗书中写道,“母女责怪杨勤冀当初不该找媒体”。

  随后媒体报道开始升级,全国媒体纷纷报道杨丽娟的事情,仅北京某电视节目制作公司,从2006年3月开始就三次来兰州。媒体都不肯放弃的是“13年”、“卖房”、“卖肾”等字眼。媒体报道先是化名“林娟”、“唐娟”,随着报道增多,“杨丽娟”三个字也见诸报端,走入兰州市民的视野,只是杨丽娟迟迟未能和刘德华见面。

  陶菊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某电视台记者曾承诺“我们台有实力,能联系到刘德华,见是肯定的”,不少记者在采访时也对他们承诺“下次我领你去见他”,但回去之后要么说“杨家怎么疯狂”,要么以此为“反例”,探讨“健康追星”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媒体在报纸、电视上请专家探讨杨家人患了“XX症”,其中绝大多数专家,根本没见过杨丽娟一家人。

  媒体曾“接力”为采访母女掏腰包

  3月26日,杨勤冀被发现坠海。据香港某报记者介绍,是杨丽娟主动给报馆打的电话,因为当时母女俩流落街头,不知如何是好。3月30日凌晨,陶菊英曾就此事答复记者:“我们就打了一个电话,但却一下子来了好多记者,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3月27日晚,母女俩因通行证到期,在广州两家报纸和香港媒体的记者陪同下,乘坐中巴离开香港入住深圳,广州某报支付了母女俩当晚的房费。28日中午,广州另一家报纸和某网站协商,共同出资让母女二人从深圳返回兰州办理通行证。

  3月29日11时51分,杨丽娟走出兰州中川机场出口,兰州某报“接应”母女返乡。面对摄影、摄像机镜头,杨丽娟神色有点慌乱,对旁边搀扶着她的人说:“我可什么都不想说。”跟随母女来到兰州的,还有广州和香港的媒体记者,他们陪伴母女上了兰州某报准备的专车。不知道母女入住酒店的记者,便租车紧跟其后。

  当车到达兰州某四星级大酒店时,那边已等候着来自西安、北京等地的几家媒体。北京某报一记者欲跟在母女身后进入酒店,突然背后听见一声叫喊:“她不是我们这里的!”保安迅速过来把该记者拦住。其他跟随母女前来的记者,则入住该酒店。晚上9时,该酒店才解除对母女的“保护”,此前,别的媒体要采访杨家母女,都必须给某网站“打招呼”。

  杨丽娟:“我再也不相信媒体了”

  得知在兰州办理证照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支付母女食宿的某网站和广州某报,3月30日晚便将母女转入另一酒店。杨丽娟对记者说“他们说上网不方便”,广州某报说“一晚上320元,不符合报销标准”。进入4月,支付食宿的某网站和广州某报开始和母女商讨给她俩在兰州租房落脚的问题,“我们可以支付两个月的房租”。

  在和母女几天的相处中,母亲会时而打听“这家报纸影响力怎么样”,时而问“事情什么时候能平息,不再报道我们”。到兰州的当晚,面对不断来电、登门的记者,杨丽娟在酒店跺脚道:“我再也不相信媒体了。”

  对于爸爸的遗物,杨丽娟一直不敢正视,她不止一次问记者:“你说爸爸不知道我会难过吗?”她对记者说:“我都无所谓了,要是刘德华肯见父亲,他有一丁点儿没白死。”她一边说着“我见不见刘德华无所谓了,一点意义都没有”,一边继续把“见刘德华”当做“完成父亲的遗愿”。

  最近,迷恋刘德华多年的“疯狂粉丝”杨丽娟再度成为媒体报道的对象———她的父亲杨勤冀在3月26日偕妻女赴港,并在见到刘德华后跳海自杀身亡。因为这个让人意外的结局,本已经有冷淡迹象的“疯狂粉丝事件”再度成为网上网下议论的话题。就在记者赴兰州对此事进行采访时,某歌手表示将捐赠“疯狂粉丝”20万元赴港奔丧费用。4月3日晚,杨丽娟还专门飞到北京接受这笔“捐款”。

  回顾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除了杨丽娟父女的心态让人惊讶之外,媒体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也非常“特殊”———本来应该纯粹是“记录者”,在某种程度上却成为了“参与者”,有时甚至是“策划者”。比如,在最新“出炉”的“歌手捐款”一事中,不仅杨丽娟母女是被媒体记者“陪同”着来北京的,而且据有关人士透露,“捐款”这件事情本身也有媒体参与“策划”。

  世上之事多有因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事情走到了无法逆转的一步?是杨家父女的心理缺陷,还是媒体的推波助澜,又或是公众对他们的指摘?

  家庭篇

  优秀教师为何会无条件“支持”女儿追星

  -杨家父母多年关系不和导致离异

  2007年3月29日下午,沿着山路一路颠簸,记者从市区来到山腰的兰州市三十一中。

  据校办主任张炳前介绍,教语文的杨勤冀在这里工作了22年。

  杨勤冀出生于1939年,1973年从兰州第二十中学调到三十一中;1995年,56岁的杨勤冀提前四年退休,当时他是学校唯一的高级教师。张炳前曾与其共事,他印象中的杨勤冀,多才多艺,唱歌、跳舞都比较拿手,会拉手风琴,和同事相处融洽。

  一般家庭如果出现了杨丽娟这样“疯狂追星”的孩子,做父母的早就干涉了,而曾经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的杨老师却全身心支持女儿“追星”,这引起了外界的纷纭议论。

  记者曾采访了与杨勤冀交往密切的好友祝某一家。祝家认为杨老师的行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溺爱”,原因则与这个家庭的不一般背景有关。

  记者了解到,当年杨丽娟的母亲陶菊英在镇上“做小工”,杨老师总帮她。当年和杨老师结婚,陶菊英说是“听从了父亲的劝告”。“爸爸去看了,说杨老师可靠。他是人好,别人也都说我嫁给杨老师好福气,可说心里话,我一天也没看上过他……”

  熟悉杨家的人还透露,陶菊英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又跟杨勤冀离了婚,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又“找了回来”。两人是否复婚外人并不知晓,不过重新在一起后两人关系还是不好,经常发生不愉快。

  -顺着女儿是因为“心怀愧疚”

  “杨老师38岁才有这么一个女儿,本来就很疼,况且娟娟很小的时候,她妈妈就走了,他对女儿有种歉疚感。父女俩感情不一般,走到哪儿都带着。”祝家告诉记者,“后来,离家了的妈妈又回来找杨老师,还曾闹到学校去过。家里不安定,孩子多多少少受影响,何况杨老师工作还忙。自从在同学那儿看过一眼刘德华的画报,娟娟就着迷了,一天到晚听歌、看画报。娃娃要买个什么,杨老师只能尽量满足要求。后来女儿干脆不愿意上学了,杨老师也劝,劝不动就由着她了。”结果,杨丽娟从初二时就辍学在家。

  “他对娃娃是有点太娇惯了,不过这些以前我都不知道。杨老师几乎不跟外人说家事,他相当自尊,把自己和孩子都封闭了。什么都捂着,不想让更多人知道。”

  在杨勤冀租住过的甘家巷,周女士告诉记者,老杨夫妻吵架,不是一回两回。杨勤冀生前故交的儿子祝某也说,杨勤冀来他家,被看见脸抓坏了、头打破了,才说自己家打架了。“他心太软,无论是女儿还是老婆,他估计是不会还手的。”

  2007年3月29日晚,和女儿刚回兰州的陶菊英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跟丈夫的“过去”。按照陶菊英自己的说法,她“一天也没离开过这个家,坚持做好家庭主妇”。可在杨家的户口簿上,记者看到只有父女俩的名字。

  为圆女儿“追星梦”四处借债

  旁人都说,“就凭杨勤冀2000多元的退休金,一家三口在兰州也能过足温饱的日子”。可事实是,再高的收入,杨家也入不敷出。杨老师曾向朋友透露说,妻女总说自己没出息。

  直到去年杨勤冀拿着报纸上祝家,朋友才知道他为了女儿见刘德华“卖的房”、“卖过肾”———2005年10月,杨勤冀卖掉房子;2006年3月,卖肾未果。因2006年11月《墨攻》在京首映,他10月借来7000多元来京,但仍未果。

  知道情况后,祝家曾不止一次劝过杨勤冀放弃做这件事,可杨总说,自己快70岁的人了,无所作为,就这么一个姑娘,姑娘就这么一个愿望,“他认为自己能做到。他的说法是,刘德华单独和姑娘见一面,单独说上几句话,说说这是十几年的梦想,然后能够回来,好好地生活”。

  周围的人认为杨老师在帮女儿追星这件事情上体现得非同寻常的“执拗”。有一次朋友直接问杨勤冀“见了又有啥用”,杨老师脸上都有点挂不住了,却还是那句话:“把女儿的这个心愿了了,一生就轻松了。”

  公众篇

  各种外力推动“追星事件”

  在“疯狂粉丝事件”中,除了媒体追逐和自身因素之外,各种目的不一、表现不一的外力介入,同样被认为是导致事情向悲剧不可逆转的发展的原因之一。而其中最新的“情节”,就是某歌手“捐助20万元”让杨丽娟再度赴港“奔丧”。而在此之前,该歌手所在公司已经多方联系媒体“主动爆料”。

  昨天晚上,本报记者对该歌手进行了采访。在被问及“为什么要主动捐赠安葬费”时,该歌手说:“几个月前看到媒体对她父亲的一个访谈,很同情这个父亲。巧合的是出事(即杨父自杀)当天正跟刘德华经纪人联系谈歌的事,我就通过媒体和朋友转达了帮助她父亲安葬的意思,有一天她主动给公司打来电话,说要感谢我,并提出要到北京当面谈定此事……”

  记者问:“既然很早就被她父亲触动,为何不立刻帮助,反而到了现在才行动?”歌手答:“当时不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

  记者又问:“在事情已成为媒体焦点时高调帮助杨丽娟,你不觉得炒作的痕迹太重?”歌手答:“各种说法我都不在乎,反正让她父亲入土为安也算多做一件善事吧。”此前有媒体披露的捐款20万元的数目并不准确,该歌手称“他已经给公司打了几万元钱过去”,“具体花费多少目前还没计算出来”。

  记者追问:“如果纯粹为帮助,为何不默默完成,而是主动通过媒体发布消息?”该歌手说:“我当时跟杨丽娟说过不要叫媒体,一开始她答应了,后来又说有十几家媒体跟着她,非要一起来……”歌手说他自己也很“无奈”。

  在被询问到“你对杨丽娟本人的态度是什么”时,该歌手说:“我对她本人肯定是不喜欢也不支持,她的行为已经毁了家庭也毁了自己的前途,这次见面的目的也是尽量开导她,如果始终顽固不化我也没办法,反正她个人以后我是肯定不会管的。”

  而就在这次采访之前,该歌手专门来到首都机场,在一群媒体记者的注目中,为杨丽娟接机。

  背景

  “疯狂粉丝”事件

  1994年,时读中学的杨丽娟梦到一幅刘德华的照片,上面写着“你这样走近我,你与我真情相遇”。她觉得此梦有特殊含义,于是开始疯狂迷恋刘德华,直至最后辍学在家“专职”追星。

  1997年,杨丽娟到香港寻找刘德华,但没能成功。

  2004年,杨丽娟再次来港,在刘德华住所外苦等,但仍未见到偶像。而为了满足杨丽娟追星之举,杨父不仅卖了房,还欠下大量外债。

  2006年3月,杨父为筹措女儿见刘德华的费用,意欲卖肾。此事被报道后,刘德华通过经纪人批评杨丽娟“不正常、不健康、不孝”。

  2007年3月,杨丽娟在父母陪同下到港寻找刘德华。

  2007年3月25日,杨丽娟参加了刘德华的歌友会,与刘德华单独合照,但仍不满足。她要求签名和单独聊聊,遭到拒绝。随后,杨父试图拦截刘德华专车,但被阻止。

  2007年3月26日,杨父留下了一封长达12页的遗书跳海自杀。遗书第一句就是“刘德华,你以为你是谁?”遗书中称,杨丽娟为见刘德华“已付出13年青春”,杨家也因此“倾家荡产”;且媒体报道一年多,因刘没见,“孩子承受着巨大压力”;自己要“以死控诉”。

陈凤祁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