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娱乐>娱乐专题>侯耀文去世>最新报道

从侯耀文病逝看知识分子英年早逝:遗憾太多(图)

从侯耀文病逝看知识分子英年早逝:遗憾太多(图)

侯耀文(资料图片)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演绎着生生死死的故事,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无法逃避死亡。只是有人活得长些,有人活得短些,正常的寿终是生命的本然,而英年早逝则带来太多的遗憾。

  23日下午,侯耀文先生突发疾病而病逝。按年龄他还没有过花甲之年,应属英年早逝。耀文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相声作家、表演艺术家,曾获得中国十大笑星的称号。自小受父亲侯宝林大师的熏陶,深得相声艺术的真谛。登台四十多年,深受群众喜闻乐见。我对他的《财迷丈人》、《糖醋活鱼》、《见义勇为》等作品尤其喜爱,至今记忆犹新。我喜欢他的艺术,但从来没有写过他的一篇文章。倒是今年元月给他哥哥候耀华写过一篇《侯耀华:屈膝一跪堪比黄金!》,在读者中影响很大,在我的博客里一天的点击竟达65万人次。

  作为一个观众,我们是有福的,看到过他高超的艺术表演。但他的英年早逝,无论是对观众,还是他自己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遗憾。本来他的艺术生涯可以是很长的。再说像他这样的人并不多。我这样说,是因为他更多的是生活中的演员,却又是艺术界的好人。

  一个人总是要死的,再多的财富,人死后也带不走。但有些财富虽然不能带走,随着时间却会消失,而有一种财富却会随时间延续,甚至发扬光大,这就是精神财富。有人说艺术应是永远的,耀文先生留给我们的艺术是永远的。

  这几年英年早逝的艺人实在太多,比如高秀敏、傅彪、高枫……

  以上这些英年早逝的著名艺人,应该说是我国杰出的知识分子。其实近年来,我国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越来越多。比如科技界、教育界的知识分子,只不过他们的早逝不像候耀文、高秀敏这些明星一样引人注目,但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同样是巨大的。记得新华社曾发表长篇报道称,我国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张颖清,不幸于2004年10月20日英年早逝。之后媒体还报道了46岁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高文焕,因肺腺癌不治去世,还有更年轻仅36岁的浙江大学博导何勇教授……上海社科院公布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显示,在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北京,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9岁降到调查时期的53岁,这比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北京人均寿命75.85岁低了20岁。

  生命凋谢,痛不自言。 一个国家有那么多的知识分子身患疾病,一个国家有那么多的栋梁人才英年早逝,其中的原因虽很复杂,但有一条重要原因具有普遍性,那就是这些知识分子自我保健意识不强;生活方式不尽科学合理;“开夜车”见怪不怪,双休日形同虚设,超负荷精神压力屡见不鲜。当然,也为我们的社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关注甚少有关。当他们干起工作连轴转的时候,有多少人在劝他们休息? 英年早逝的人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损失是非常巨大的。更何况这些人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英年早逝已是一种社会现象。医院认为侯耀文先生的离世可能是心源性猝死。目前导致英年早逝的疾病主要有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肺栓塞和恶性肿瘤等。英年猝死是其主要表现之一,而心脏猝死是最主要因素。

  英年早逝是社会的一大损失,但至今还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来源: 光明观察

陈凤祁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