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娱乐>娱乐新闻>明星杂闻

马季:带给亿万观众欢笑的那个人,走了!

 

12月24日,悼念马季的群众拉起横幅。当日,相声大师马季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新华社发 记者王建华摄

12月24日,一名马季的相声迷前来送别马季。当日,相声大师马季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新华社发 记者王建华摄

    新华网北京12月24日电 题:带给亿万观众欢笑的那个人,走了!

    新华社记者 曲志红、卫敏丽

    “就想来送送他。”83岁的陈老太太专程从重庆坐火车赶到北京,随行的有女儿和3岁的外孙子。祖孙三代24日一大早赶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告别室前,排进前来告别马季先生的队列中。 >>进入专题

    这个队伍早上7时左右就有人排了,到上午10时告别仪式开始时,已经从门前排到相邻的院子外面百十米处,而四面八方陆续赶来的人还络绎不绝。

    人们手里捧着一束束洁白的百合、一朵朵淡雅的菊花或一副副笔墨酣畅的挽联,寄托对这位给无数人带来过无数欢笑的相声大师的敬意和哀思。

    “他是我们老百姓最喜欢的艺术家。”问及这些在冬日的寒风中默默等候的人,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这样说。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广播里观看、收听马季的相声,全家人都喜欢,他看上去很憨厚,人缘特好,而且还带出很多杰出的学生。”远道而来的周明立说。由于从南方来,一时没有合适的冬衣,他的妻子裹着一条黑色的披肩御寒。

    “我们想送马季老师最后一程。”夫妻二人虽与马季从未谋面,但对他的相声作品如数家珍,《打电话》《友谊颂》《宇宙牌香烟》……他们一口气说出一大串马季说的相声。“这些都是我们最喜欢听的,不知道让我们全家人笑了多少回。”

    像他们一家人一样在马季的相声中开怀大笑的中国老百姓可能要以亿万而计。马季先生为此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多少心血、多少绞尽脑汁的艰苦创作,可能谁也说不清楚。但当他突然永远告别了他的观众,告别了他的相声世界时,人们的心里似乎也随之突然空了一块。

    人们用各自的形式,送别他们喜爱的马季先生。来自北京市海淀区的铁路职工赵春生和王晋平8时多就来到了告别室的门口,他们打出了一幅连夜赶做的横幅:“马季您走好”。

    字写得并不好,但可以看出两位“票友”的真诚。“我们是听马季老师的相声长大的,他给我们带来太多欢乐。”赵春生说,“想说的话太多,不知从何说起,就写了这几个字,是我们普通观众的心意。”

    头发花白的北京师范大学退休职工曹文瀚,用一幅亲手制作的版面来缅怀马季,这个版面图文并茂,展示了20张10年前马季在北师大作报告时的情景照片,还配了详细的照片说明。他说:“我与马季老师打过几次交道,他不仅相声说得好,为人也特别好。别人提出的要求,他总是尽量满足,却很少给别人提要求。”

    “侯宝林走了,马三立走了,现在马季也走了,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像他们那样执著相声的大师!”特别喜欢相声、也喜欢马季的雕塑家闻永利,听到马季去世的消息后,有一种难以释怀的伤感,他几乎连续熬了两天两夜,亲手制作了一尊马季先生的半身塑像。今天一早,他捧着这尊雕塑从立水桥赶到八宝山:“我想告诉马季先生,我们不会忘记他。”

    金铜色的雕塑紧紧靠在闻永利的胸前,雕塑的马季一如既往地笑着,有些“憨”,又有些“坏”,让人一看就忍俊不禁,想起那些脍炙人口的相声。

    能用自己的创作给群众带来如此的享受,能让自己的作品如此地深入人心,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肯定是最大的快乐和荣誉。这些,马季都做到了。

    “数十年艺峰叠起笑洒人间鞠躬尽瘁,一刹时巨星陨落魂牵万众地恸天悲”——马季先生17位弟子联名为恩师送上的巨幅挽联,就是对今天送别情景的真实描述。

    置身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分:带给亿万观众欢笑的那个人,走了!

陈凤祁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