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娱乐>娱乐评论

凯歌头顶一盆水

  7月15日,陈凯歌执导的《梅兰芳》就要开机了。梅兰芳这位千万人心目中傀然铸就的艺术之神的丰姿,早就该呈现在银幕上。陈凯歌说拍摄梅兰芳这个人物,吸引他的不是故事,而是梅兰芳这个伟大的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他说在梅兰芳先生身上,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他将用心平气和的态度面对这一次创作。这才是原来那个陈凯歌,而不是拍《无极》那个大导演,陈凯歌有能力拍出好东西,他这次找到了一个好题材,但很可惜选错了主演。
  让歌星黎明演梅兰芳,非常不合适。有人说,黎明脸型扁平、身材太高,跟梅先生不像,我觉得这都不是主要的,演员的神似远远要比形似重要。李雪健跟焦裕禄根本不像,但等他演完,我就觉得他演得最像焦书记,焦书记就该这样,那是艺术的真实。而黎明整体气质就跟梅兰芳不靠谱,不说别的,单那眼神就演不来。一位专家说:“梅兰芳是近视眼,但普通人根本看不出来。当年梅兰芳为了让眼睛有神,天天盯着太阳看,练到最后眼睛一点都不会流眼泪,变得炯炯有神,神采飞扬。”黎明的目光是迷离的,游移的,飘飘忽忽,大而空洞。看他以前的表演软绵绵的,其俗在骨,梅兰芳为人称道处恰恰是其傲骨。
  两个女主角,一是章子怡,一是陈红,准备饰演孟小冬的章子怡其实就是个衣裳架子,我就没见过她塑造出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章子怡什么都不缺,缺的是表演天赋。陈红吧,那是凯歌的妻子,演得孬好另当别论,怎么也得给安排个角色,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我真不知陈凯歌看中章子怡的哪一点?是长相,是名气,还是演技?章子怡倒是蛮谦虚:“梅兰芳先生是一代大师,我是在一边读剧本的时候一边学习大师的精神。”据说章子怡正在苦练京剧。临时抱佛脚,能抱出什么新境界。我只能说,学学比不学强,聊胜于无。
  陈凯歌原来想亲自出演梅兰芳,陈凯歌说:“其实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我觉得我自己也不错。因为我觉得我是北京人,我北京话不错,我又比较懂京剧。后来把这个想法告诉大伙之后,才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的疯狂的想法。所以才有了黎明先生扮演梅兰芳。”我倒觉得,陈凯歌的想法一点不疯狂,也一点不错误。他确实比较合适,他最大的优势,不是什么北京人,而是他能真正理解一个艺术大师的心灵。陈凯歌是个有担当的艺术家,尽管他也拍了一些大滥片,但他的《黄土地》,他的《霸王别姬》,是中国当代电影的一个高度。一个杰出的艺术家跟另一个杰出艺术家更容易产生共鸣,原因是他们都很杰出,属于惺惺相惜。
  一个艺术家,有时就需要疯狂一把子,横下一条心,不顾一切,就跟黄继光堵枪眼一样,用整个生命来完成自己,来捍卫自己的信仰。而我们现在的导演,恰恰没有这些,太清醒,太圆滑,太世故,老是瞻前顾后,老是搀杂了许多的私心杂念。比如选演员,掂量来掂量去,就喜欢在自己的筐子里扒拉。你说,就那么个筐,能扒拉出几个鲜杏?我还看到梅葆玖出来点评这个,点评那个,陈凯歌还老是点头称是。陈凯歌这就太迁就了,有些梅兰芳先生生活上的细节可以请教梅葆玖,让谁演,不让谁演,用不着梅葆玖瞎唠叨,乱掺和。
  在关键问题上不决绝,不果断,就势必影响影片的质量,影响产品的完美。选人选错了,贻害无穷,选人是个大学问。小圈子里选人,可选的人就越来越少。陈凯歌这次是自己给自己出难题,要想把这么一帮子人调理在一起,调出一道文化大餐,难矣哉!陈凯歌的状态,简单说来就是头顶一盆水。走快了不行,走慢了不行,站着不走,更不行,还得掌握平衡。要想让头顶的水始终在头顶而不洒出来,难矣哉!倾盆而下,淋个落汤鸡,这样的结果,我很不愿意看到。
  陈凯歌已过知天命之年,有经验,有才气,有精力,他值得期待。我愿意看到陈凯歌端掉头顶的盆子,轻装上阵,聊发一下少年之“狂”,用顽强的理智和职业的敏感,拍出真正的好片子。
陈凤祁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