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大幕刚启,一个突出现象已经引起专业人士和普通观众的关注,那就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而创作的一批现实题材作品集中亮相。而尤为令人欣喜的是,这些作品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艺术感染力和情感震撼力,实现了让真人真事真切感人。
现实题材是中国故事的最好载体,最能够与当代观众对话,与时代精神呼应,因此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重要来源。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现实题材创作中出现了一种倾向:明明是感动中国的真人真事,搬上舞台之后反而显得虚假。这无疑给观众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也使得舞台表现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效果大打折扣。
真人真事上了舞台为什么不动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套路化带来的雷同化,观众看不出“这个”和“那个”之间有什么区别。而在十二艺节的舞台上,樊锦诗、李保国、黄大发、谷文昌、马海明……这些真实人物都成了面目清晰、个性鲜明、既艺术又真实的“这一个”。
“这一个”来自具体情境的充分建构。比如同样是想为百姓谋福利却遭到不理解,黔剧《天渠》中的主人公黄大发想要修渠,放炮震炸了祖宗牌位而惹怒了乡亲们;豫剧《重渡沟》中的主人公马海明想要开发景观旅游,反对采石赚钱差点被村民撵走。人物困境被置放在了具体的情境中,之后又被不同个性的主人公以不同方式化解。
“这一个”来自动人细节的深情展现。舞台的真实感,往往来自细节,只有细节,才能让观众进入人物内心深处,从情感的泉眼里捧出那一汩汩动人的细流。在话剧《谷文昌》的最后,堤坝前的谷文昌趴在石头上,望着自己用半生心血带领当地干部群众修建的那道防护林。在自己生命最后的时光,他想着,如果可以的话,要再种一棵树,再挖一口井。而在河北梆子《李保国》里,也有这样打动人心的生命体验,那就是当李保国夫妇在对团圆饭的憧憬中迎来除夕夜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没有准备。这对几十年扎根太行山区最贫困的乡村、以科学带领农民脱贫的学者夫妇,最后一人泡了一碗方便面。
“这一个”来自艺术手法的准确运用。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下半场,舞台上先后出现了四对李侠和兰芬,然后分别以四对双人舞和三对静态造型、一对双人舞的形式,展现了两人在从伴侣到同志的过程中那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动人时刻,和此时此刻的他们对彼时彼刻的深情眷念。而《天渠》《重渡沟》《李保国》等地方戏,则更是运用唱做念打舞等舞台表现手法,塑造了各自剧种里的“这一个”。
而最重要的是,舞台上所有这些动人的“这一个”,都来自创作者深入生活之后发自内心的创作冲动,一种“必须表现出来,不表现出来不行”的创作激情。上海沪剧院为了创作《敦煌女儿》,先后六次前往大漠体验生活,主演茅善玉不仅观察樊锦诗的一言一行,更是一次次与她倾心交谈,从心底发出“战争年代的英雄流血牺牲令人崇敬,而和平年代的英雄奉献一生同样令人敬仰”的感叹。有这样的前期创作体验之后,旋律便从心底流淌而出。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致敬英雄,礼赞先锋,是舞台创作永恒的使命与担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十二艺节这个平台所展现出的舞台艺术工作者们在现实题材创作上进行的探索无比可贵。从这些探索中,我们看到情怀扎根,看到梦想起飞。(作者:邵岭)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由佟大为、蒋欣主演,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年代主旋律电视剧《奔腾年代》,目前正在紧张拍摄中。该剧以新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历程为故事背景,讲述了第一代电力机车人克服重重困难,用始终如一的信念为新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奉献毕生精力的青春奋斗故事。[详细]
近日,杨祐宁《VOGUE》六月号内页大片释出,这是他首次与《VOGUE》联手,从复古角度切入,为观众呈现不同姿态的全新感觉。最为瞩目的莫过于他身着漆质皮裤,复古纹理堆叠出丰富的层次,极致有型。杨祐宁用他无限的元气不断突破桎梏,书写自我。[详细]
话剧《苍穹之上》 以温情故事述航空精神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将正式拉开帷幕,记者21日获悉,由四川人艺创作的“文华奖”入围作品《苍穹之上》将于5月24、25日在上戏实验剧场登台演出。该剧填补了我国对军事航空题材创作的空白,入选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参评第十六届...[详细]
俄罗斯媒体代表走进“女皇故里”。”21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伊萨耶夫·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站在广元千佛崖景区内,望着奔流而过的嘉陵江发出感叹[详细]
秦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角逐文华大奖这是5月21日拍摄的秦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演出场景。新华社记者[详细]
《经典咏流传》出书四个版本《经典咏流传》图书面世。其中,《经典咏流传·娃娃读诗》将读者对象锁定在学龄前儿童,为耳熟能详的古诗词配上活泼可爱的插图;《经典咏流传·学生背诵版》紧扣教育部统编教材要求,收录中小学生必背的214首古诗词,定制适合学生携带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