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潮”中,我们失去原创力了吗

2018-11-16 09:03:33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电视剧《新流星花园》播完,因口碑较差,未能实现预期的火爆。《新流星花园》只是时下中国影视圈“翻拍潮”的一个缩影。2018年将有近20部翻拍剧亮相内地荧屏,但就目前播出的《寻秦记》《新笑傲江湖》《北京女子图鉴》《泡沫之夏》等来看,口碑普遍不佳。如翻拍版《寻秦记》豆瓣评分仅2.3分,《新笑傲江湖》也才2.6分。

  纵然如此,翻拍电视剧在中国每年的电视剧产量中仍占有很大比例,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是影视圈的“怪现状”:一边是不尽如人意的市场反馈,一边是忙于立项的“一面多吃”。

  翻拍与传承

  翻拍,即把之前已流传的作品进行二次创作,重拍成“新作品”(新版本)。翻拍本不失为一种艺术创作方法,更何况“一千个读者有一千部《哈姆雷特》或《红楼梦》”,对已深入人心的影视IP的再版再拍,可行性亦是如此。翻拍并不存在什么“原罪”,关键在于主创者怎么进行“二次创作”。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翻拍作品的对象往往是存世的经典,意在进行不同年代、多元班底、不同理解的再度创作和永续性传承。毕竟随着时代变化,旧版经典作品(尤其是电视剧)再耐看,也多少会出现画面陈旧、技术落后、风格定型等问题,无法满足各个时代观众的审美要求。用与时俱进的影视理念与摄制技术对经典进行翻拍,可以更好完成观众队伍的传续与接力。在英国,莎士比亚的知名戏剧作品几乎每隔几年就要被重新翻拍,即便有前人获奥斯卡奖和英国电影学院奖的成功版本在先,《暴风雨》《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悲剧还是不知存世多少个翻拍版。而对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波洛和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不同年代的翻拍版本也恐不胜枚举。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索亚斌分析,这“不是纯商业考量,只是拉开十几年距离之后,代际成长不同了,接触这一类的观众变了,需要一些新因素”。也正因如此,其他世界名著比如《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傲慢与偏见》《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红楼梦》《三国演义》,影视佳作如《宾虚》《窈窕淑女》《夜半歌声》《大话西游》等,也都有多个不同版本问世。

  优秀的翻拍不应是原封不动复制粘贴,而是主创者在尊重原著内核的基础之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启用新视角,表达新理解,融入当时代特定的个人情感、社会背景和时代特质,以求更加契合当时代观众的认知。如果能以这样的顶真态度待之,翻拍作品超越原剧、再造经典不是不可能。

  曾经,国内影视圈的不少翻拍之作也确实本着对经典的敬意与传承,重启创作之门,比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有多个版本,金庸、古龙等武侠小说家的作品因适合影视化呈现也经常被翻拍,且不乏一而再、再而三翻拍都能获得成功的例子。网络上曾有人发问,为什么传统武侠小说对于青少年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获得点赞最多的一条答案这样写道:“金庸的书教给了我们什么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带我们领略了人性的黑暗与光辉,命运的无常与因果;古龙的书充满着哲学观念,让人明白,一树一花,万事万物都可以是不同的,都可以向心而生,他让我明白生命的独特与伟大,孤独的永恒,朋友之义,男女之情……”翻拍成功之作,也是文化价值延续的需要。将经典中的家国情结、侠义情怀和人文思索,用新的视听语言和时代美学重新演绎,可以实现经典价值的传承,也可以使之在时间长河里“长流”。

  蹭IP与捧新人

  翻拍本无错,可为何时下影视圈的“翻拍潮”屡屡“播下龙种,收获跳蚤”?

  应该承认,相较于原创剧而言,经典剧的观众基础就和热门IP一样,它拥有巨大的潜在收视人群,凭借老剧的IP强势发力,加上新剧表演制作阵容的实力和话题效应,翻拍剧一直自带“热搜体质”,一经宣介,常常未映先热。对电视台来说,抢购经典翻拍剧也是保证收视率的手段之一,这也是翻拍剧最大的优势。

  但也正是对这一优势的量度处理不当,让许多翻拍剧栽了跟头。经济学上有一个说法叫“资源诅咒”,即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其经济体制容易失去变革、创新的动力,导致经济的平庸化。翻拍剧的IP化,诱惑许多影视人走上这条道路时只看到借势借光之便利,只为蹭IP赚流量,以为前人栽下之树下容易庇荫,而对再创造能力缺乏自信,对吃透原作精神缺乏定力,对银幕荧屏呈现缺乏新的激情。

  IP本身并不是质量的保证。一部作品曾经红极一时,在一代观众心中留下印象,但它的整体水准相对停留于“此一时”,更不要说有个别影视剧原来的走红存在一定的巧合度,今天看其影视语汇已明显感觉过时或平庸。然而,在“IP热”的语境下,不少创制者患上“IP迷信”,以为只要是IP,只要有观众基础,无论拍得洋洋自得还是差强人意,总归有“粉丝”捧场。像由大S和何润东出演的《泡沫之夏》豆瓣评分只有5.9分,梁咏琪担任制片的电影翻拍版更只有2.9分,可2017年依然再一次被翻拍。这恐怕已经与翻拍经典无关,制作者的技穷与硬撑,让人感觉上马这样的剧目充其量只是“蹭流量”。

  不少翻拍剧不约而同采用了新人策略。2017年版《射雕英雄传》是这一策略的成功实践,在无大牌、无经验、无创新的“三无”情况下,一批90后新面孔撑起一片天,尊重原著的改编让它赢得不错的口碑,还捧红了郭靖和黄蓉的两位扮演者杨旭文和李一桐。

  捧新人无可厚非,但前提是翻拍得靠谱、质量要够硬,要让经典获得新的传播力。戏红人才红是自然而然,也是锦上添花。事实上,金庸武侠剧一直以来都是“明星制造机”,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香港TVB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将金庸作品电视化,金庸剧捧红了一批又一批曾经籍籍无名的小生与花旦。周润发、梁朝伟、刘德华、郑少秋、黄日华、古天乐其后成长为华语影视圈支柱的这些巨大“存在”,都曾有金庸剧为之镀金。

  只是当下翻拍更多见的是忙着“制造明星”,而不是首先拍好作品。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观众如何看待“翻拍剧”的调查显示,演技尴尬(57.3%)被受访者认为是“翻拍剧”最让人感到失望的因素。其他因素还有篡改经典剧情(53.5%)、刻意追求标新立异(35.9%)、布景粗糙(32.1%)、再创作时缺乏新意(30.7%)、不接地气(30.5%)和特效造型不够用心(17.4%)等。说到底,时下“翻拍潮”多是资本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的结果。首先出于逐利的而不是艺术再造的动机,令翻拍剧的成色可想而知。

  谨防原创力的丢失

  “翻拍潮”的兴起所折射的另一个问题是,影视行业在内容原创力上相当匮乏,优质剧本严重稀缺。

  当下影视市场看似十分热闹,但仍摆脱不了“编剧荒”“剧本荒”的窘境。正因为没有优秀的原创剧本,不少资金和制作力量只能把目光一再瞄准翻拍经典,或在一番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之后蹭IP、博流量。难怪一些业内人士忧心忡忡地指出,编剧原创力的滑坡,已成为制约整个编剧行业甚至文化娱乐产业发展繁荣的瓶颈。他们大呼,优秀的编剧到底去哪儿了?

  与其说没有优秀的编剧,毋宁说缺少培育优秀编剧的土壤。在日、韩、欧美,编剧的地位甚高,对内容甚至拍摄风格有足够的话语权,他们在整个影视生产链条上处于核心地位,与导演、制作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优秀编剧也有资金、时间和精力慢慢了解某个行业,打磨剧本。当然,编剧的地位和权威来自于剧本,要赢得尊重就必须拿出好的剧本,在与制作方良性互动,编剧就得不断创新,并敢于推陈出新。如此,内容生产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

  但如今的国内影视生产链条上,除了极个别的一线编剧外,大部分编剧尤其是一些年轻编剧的地位非常低,几乎处于链条上的末梢,可能连署名权都没有,遑论什么话语权了。编剧们的原创精神也不受重视,在不少投资方和制作方看来,电视剧工业化速度太快,容不得被编剧牵着鼻子走,或者等不及剧本精磨细改,强调影视剧必须快餐化。更何况那些流量明星花天价片酬请来,档期紧,要抢拍,就像编剧王海林曾透露的,制作方“更愿意你把已经火热的几部(戏)‘揉捏’在一起,略微改一个设定,我们管这个叫打补丁编故事。我写一个原创故事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打补丁只需要几个月,所以现在大家都不热衷去费力不讨好地原创了”。许多年轻编剧自嘲“文字民工”,他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没有条件沉潜下去认真琢磨一个原创故事。

  如果影视行业的原创内容充实丰富,那么,翻拍就是传承经典、求新求变的一种追求方向。然而在原创内容失语的大背景下,“翻拍潮”则是太多人想走“多快好省”的捷径。这是对经典的不良消费。从短时间看,翻拍见效快,赚快钱易,但其对影视行业的伤害却是致命的。只消耗不生产,必然后继乏力,并最终导致我们原创力的丧失。

  当翻拍剧透支了信誉,当翻拍资源枯竭,当翻拍版本已大多无人喝彩,国产剧该拿什么拯救自己?(从 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