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今天,影视行业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新生代演员投身其中,这在为行业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当“颜值”“流量”成为“吸睛”要素,文艺创作和文化行业中的正能量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扬?
文艺工作者的自身修养是文化行业的筋骨。文艺工作者作为公众人物,艺德应当是其构筑艺术生命体的重要底色。先讲艺德,再谈艺能,方能成就一段留得下、传得开的艺术生涯。对文艺工作者而言,急功近利不可取,厚积薄发才是正途;艺术素质要磨砺,艺术品德更要打磨。在这一点上,尤其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才能涵养出风清气正的积极文艺生态。
“欲从艺,先立德”,从影70年的牛犇塑造无数经典影视形象,作为一名83岁的“年轻党员”,“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始终贯穿他的表演之路;家喻户晓的“老戏骨”李明启,更是很多人不知的公益使者,她用自己的号召力感染更多人投身环保事业,担起社会责任……
当下,一些电视节目也在提升文艺工作者的修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全国第五个扶贫日,央视电影频道启动了“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借助演员的社会影响力助益国家扶贫事业,近300位演艺人士迅速响应,其中不乏大家熟知的青年演员,走进一线、对口扶贫,真正将自己的号召力落实到带动扶贫品牌成长中。
近期在浙江卫视播出的节目《我就是演员》,同样将这份对演员艺德的关注落实到创作端口,在内容的起点触发社会对演员身份的再思索。演员的艺德建设既需要前辈的言传身教,也需要后辈的身体力行。只有深入体察、保持专注,表演艺术才不会被浮躁的风气所干扰。以人为本、有责任感的表演者,才能为行业迎来更多有筋骨、有温度、有力量的优秀作品。不同的演员或许有着迥异的特色和能力,但不变的是其对初心和匠心的坚守,这是艺德作为演员基本修养的直观体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由中国话剧协会、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局等单位主办的第二届全国话剧展演季,将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举办。本届展演季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来自全国16个省份的25个剧目将在京上演。[详细]
“科学没有了争论,就好像地壳没有了碰撞,是激发不出能量的。”汇演近日在南京大学启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李四光为原型的话剧《大地之光》连演三场,场场爆满,引发观众强烈共鸣,深深震撼着广大师生心灵。[详细]
著名指挥家帕沃·雅尔维率领瑞士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在保利剧院登台,演绎了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马勒的交响作品,为京城乐迷带来一场长达120分钟的“超长”音乐盛宴,这是本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名家名团系列的重点演出。指挥家帕沃·雅尔维是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老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