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金丝猴保护项目探访--那些守护雪山精灵的人

2018-07-27 16:26:39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在澜沧江与金沙江之间云岭山脉主峰两侧的高山深谷地带,居住着一种濒危的森林精灵--滇金丝猴。如今这个物种仅存三千余只,濒危程度堪比国宝大熊猫。今年五月份,乐元素携手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在《开心消消乐》中上线了保护滇金丝猴合作公益活动,并于7月16日至7月21日联合组织了保护滇金丝猴云南项目地探访活动。此次活动历时6天,辗转六地,探寻足迹绵延693公里,由消消乐玩家代表、专家学者、媒体代表组成的队伍通过行走老君山巡护路线、探访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滇金丝猴及其生活环境有了充分了解。与此同时,队员们认识了那些为保护滇金丝猴默默奉献的普通人--巡护员,探寻他们并不普通的辛劳与付出。

  乐元素携手TNC,与消消乐玩家代表、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共同探访滇金丝猴保护区

  初识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少数几种拥有笑肌、能够“微笑”的灵长类动物。滇金丝猴比川金丝猴体型稍大,体长740-830mm。虽然名为“金丝猴”,但是滇金身上并没有金色的毛发,而是黑白相间、鼻孔朝天,故又称“黑白仰鼻猴”。滇金丝猴分布于藏东南和滇西北,北起西藏芒康,南至云南云龙一个狭窄的高山深谷地带,栖息于海拔3000-4200米左右的高山暗叶针叶林带,是目前发现的居住海拔最高的非人灵长类动物。

  TNC丽江项目协理官员廖灏泓为队员讲解滇金丝猴

  云南省政府和TNC的《滇西北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于2001年开展,涵盖老君山、拉市海、香格里拉大峡谷、高黎贡山北段以及梅里雪山五个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点,面积1,551,913公顷,占滇西北国土面积的23%。

  在保护策略上,TNC采取了“一片森林+一群猴子+一支队伍+一个社区”的方式。

  憨态可掬的滇金丝猴

  在科研检测的基础上,滇金丝猴巡护队守卫大山。TNC通过扶持“弥司子”生态发展合作社、创建对接生态农产品产业等方法,让当地的环境保护依靠了发展的手段。

  体验林间巡护

  位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的丽江,是中国三大特有物种起源和分化的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原生生态系统保留最完好、全球温带生态系统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滇金丝猴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的原始高寒森林,其中有300只左右生活在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的原始森林中。

  在这片森林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将森林视为生命,守护着森林里的每一个生灵。他们就是TNC支持的滇金丝猴巡护队员。

  7月18日,参加保护滇金丝猴云南项目地探访活动的队员们随着杨学荣、蜂春林两位巡护员,一起体验了历时12个小时、长度为18公里的巡护工作。

  杨学荣队长查看红外相机

  在上山途中,队员们行走的是步道,相对安全和轻松。

  下山的过程则要比上山艰苦,因为这是一段地地道道的巡护路线。队员们在下山时没有了嬉笑的声音,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地盯着脚下的土地。过独木桥、趟小溪、逃离沼泽地,队员们在这趟巡护路线中经历了各种困难。而与队员们踉踉跄跄的步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二位巡护队员矫健的身影。

  杨学荣是丽江老君山利苴村土生土长的傈僳族村民,1984年出生的他看起来比同龄人更显沧桑。但是在崎岖不平的巡护线路上,他始终健步如飞,并不时折返回来帮助比他年轻得多的队员们安全通过一座座独木桥。15年前,年仅19岁的杨学荣走上了保护滇金丝猴的道路。如今,他已经是老君山社区巡护队的队长了。

  “当初加入巡护队是出于好奇,因为以前就听爷爷们说过,老君山这边有一群神秘的白猴子。后来大自然保护协会在这边搞滇金丝猴保护,我才知道了这种猴子的名字。2003年刚进山的时候,树木还很密集。几年后,随着放牧逐渐增加,林子变得稀疏了。当时就觉得不能让林子亮起来,要让它更密集。”

  当看到一小截掉在地上的树枝时,杨队长捡起来为队员们讲解说:“你看,猴子这是朝着北边过去了,这段树枝是新折断的,在这里没有别的动物能折断这么高的树枝。”一提起猴子,杨队长的脸上总是挂着朴实的笑容。

  杨队长捡起被滇金丝猴折断的树枝

  老君山的巡护队员一共有十六条巡护线路,每条线路需要走一至两天不等。要将这16条巡护线路全部走完,至少需要花费24天时间,才能下山休息。以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的数据为例,老君山巡护队在老君山金丝厂巡护里程达2832公里,海拔范围3100-3900米,巡护范围42.5平方公里。

  巡护队员每天早上六点带着干粮从营地出发,直到傍晚赶回营地,一路上不仅需要捡垃圾,还需要检查红外相机、清理猎扣陷阱、标记猴群出现地点等。

  利苴村共有二十几名村民加入过巡护的队伍,在2015年时巡护队员最多,达13人,而现在还剩下5名全职巡护队员及数名兼职人员。“我们在2013年时遇到过猎户报复的行为,他们在树与树之间拴上线锯,那是一种名叫‘铁丝割喉’的陷阱,幸好我的同事及时发现,才没有受伤。”

  这十五年来,杨学荣多次想过放弃:“做到第四年的时候,有一次特别想放弃,但是回家一段时间后,总是想到老君山、想到山上的猴子,就又回来了。”

  巡护队员蜂春林走过独木桥

  虽然在老君山体验巡护路线的过程中队员们并没有看到滇金丝猴,但是幸好所有人都安全地返回了营地。经过这次“巡山”,队员们都对巡护员充满了敬意,并对接下来前往白马雪山看滇金丝猴猴群的行程充满期待。

  终遇雪山精灵

  7月20日,经过10小时车程,队员们从老君山来到了白马雪山国家公园的滇金丝猴观测点,这是队员们来到云南的第五天。

  猴群每天所在的观测点都不固定,这一天若想看到猴群,需要从第二观测点的起点向山顶进发。队员们有了前几天“巡山”的经验,走起蜿蜒曲折的山路来格外熟练。不一会儿,队员们的头顶上响起了尖锐的叫声。他们还没回过神儿来,只见这群曾经被救助过的“雪域精灵”已经开始欢呼雀跃,一个个黑白身影跳跃于林间。它们并不像之前杨队长所说的那样怕人,反而会出于好奇主动跳到人们面前。队员们得到猴群如此“宠幸”,自然是喜出望外,纷纷拿起相机、手机拍照,忙得不亦乐乎。

  白马雪山的滇金丝猴

  据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维西分局局长钟泰先生介绍,位于白马雪山保护区最南端的“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共10平方公里,观测点的猴群展示主要是基于研究目的。在2007年的时候,保护区从野生猴群中分离出来120只猴子进行驯化,2009年时国家公园建成,并于同年开始进行分批放归。如今国家公园内共有71只滇金丝猴,它们由11个小家庭组成,每个猴子家庭都配有一个护林员。

  “今天人们能近距离看猴子,都是老余的功劳。他跟了猴群25年,所以猴子愿意和老余到低海拔来。猴子一般在海拔3200米以上活动,而“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是在2800米的海拔高度。”

  钟局长所提到的“老余”,就是有着“维西滇金丝猴守护第一人”之称的余建华老人。队员们很幸运地在第二观测点遇到了老余。

  护林员余建华老人

  老余今年已经66岁了,他从1995年就开始和猴子打交道“二十年以前滇金丝猴怕人,生活在高海拔地区。我当时是跟着它们走,一开始离它们1.5公里远时它们就会逃跑,我用了十多年才和猴子建立起友谊,将猴群从高海拔地区带到了现在的中低海拔区域。保护区刚建成时,村民也会去砍树,会与林业局的人吵架。慢慢的,村民开始理解,没有树也就没有猴子,人们开始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如今,“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共有28名护林员,他们每天会出勤10人,保证一个猴子家庭对应一个护林员。

  “我们发现猴子出生的雌雄比例是1:5,也就是说,每出生五只公猴,才会出生一只母猴。这五只公猴成年后是要离开家庭出去征战的,并且它们以后还要保护自己的家庭,所以有很多公猴就消耗掉了。”

  “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的滇金丝猴是用于研究,而非供人们观赏,因此它们最终要被放归森林。71只的数量对于这么小的区域来说已经过多,因此只要天气允许,今年八月份就要将一批猴子放归森林。

  廖灏泓在本次活动的总结会议上提到的一个案例令队员们十分感动。他说在云南北部有一个藏族村庄,叫巴美村,两个小组一共只有26户,一百多口人。他们成立了一个村级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每一个家庭都加入到了这个协会中来,自发组织巡山工作。他们每个月都能在巡山的过程中看到猴子。

  白马雪山的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的数量在过去的十五年间实现了大幅增长,从1500只增长到3000只。但是2005-2016年间,金丝厂片区的滇金丝猴地理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向东北移动、向高海拔移动的趋势。许多猴群的迁徙路线都被公路割裂开,甚至有些已经不能通过修建生态廊道恢复了。

  《开心消消乐》内“微笑不消失 ‘救’在消消乐”公益活动

  在今年5月《开心消消乐》的“微笑不消失 ‘救’在消消乐”创意公益运营活动中,亿万玩家曾一睹滇金丝猴真容,并在线上参与喂养松萝、清理陷阱、阻止伐木、劝阻游客、退耕还林、种植树木等共6项保护工作。仅在7天的活动期内,累计参与超2.59亿人次,为滇金丝猴收集爱心数量累计超过23.22亿,自发将相关科普知识分享至朋友圈人次累计超过1048万。如今,消消乐公益行动从虚拟走向现实,将这份正能量持续传递。(文、图/张欣然)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