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多处模仿BBC版,推理多漏洞
虽然官网没透露《神探夏洛克小姐》是否买了BBC版《神探夏洛克》的版权,但该剧处处充满了BBC版的痕迹:夏洛克居住的日式老宅,橘和都(日版“华生”)暂住的旅馆房间,都与BBC版几乎一模一样;第一集案件与《神探夏洛克》第一季第一集有不少相似之处,行凶手法都是诱使受害人服用神秘胶囊……
论硬件,日版不比BBC版差,但是日版学到了BBC版的“形”,却没学到“神”。BBC版的卷福推理逻辑缜密,观众看剧时总有“智商不够用”的感觉。反观日版,推理过程粗糙得让人不忍直视,很多时候基本靠猜。比如BBC版中,夏洛克通过华生的站姿、发型、谈吐风格推测出他是一名军医,再近距离观察他的手腕而推测他在国外服役,结合英国当时向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地派兵,夏洛克才会对华生问出“阿富汗还是伊拉克”;日版中,夏洛克小姐在昏暗的小房间里远远一瞥,就看到了橘和都行李箱上绑有手术线、手表调慢了6小时,还嗅到了她身上的火药味,从而得出了“她是一个从叙利亚回国的医生志愿者”的判断,缺乏说服力。
华生能力欠缺,沦为吐槽担当
日本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综艺节目,一向对美食充满热爱,《神探夏洛克小姐》也加入了不少吃饭的场景:烤鱼、寿司、日式西餐……有咖啡就能“续命”的卷福,变成了会点一大桌子外卖的夏洛克小姐。
在人物关系上,《神探夏洛克小姐》里的夏洛克小姐和橘和都,变成了日剧常见的“天才主角+傻白甜配角”的组合。橘和都代表了日剧典型的女性形象,心地善良但能力欠缺,扮演者贯地谷诗穗梨形容这是一个“比起用头脑思考,感情会先冲在前面”的角色。BBC版中的华生是一名果敢的军人,数次解救夏洛克于危难之中。而橘和都的唯一作用就是充当活体弹幕,吐槽夏洛克小姐所有不合社会常理的行为。
竹内结子颠覆形象,表现亮眼
《神探夏洛克小姐》方方面面不尽如人意,唯一能看的只有竹内结子的美貌和颠覆演技。这位昔日的“笑颜女王”难得演一个性格不讨好的角色,成功在可爱与干练、讨厌和讨喜之间无缝切换。
《神探夏洛克小姐》延续了“高智商反社会天才侦探”设定,这位女版夏洛克行事乖张,对案件的狂热和偏执全都写在脸上。BBC版中卷福平时表现得很绅士,该用的礼貌用语一句不少;夏洛克小姐则是说话从不带敬语,丝毫不见日本人的迂回和客套。她不仅会在公众场合大声推理出别人的隐私,破案之后还会蹦蹦跳跳地牵起犯人的手,开朗地宣告“这就是真凶”。她还多了一层“时尚人设”:每次探案,都是短发、风衣配西裤,踩着高跟鞋健步如飞;看到打扮朴素的橘和都,夏洛克吐槽“没有美感的东西进入视野,大脑都会变迟钝”,并随手扔给她一件爱马仕大衣。在竹内结子的演绎下,夏洛克小姐总算没有沦为BBC版卷福的翻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爱国者》剧照广州日报讯。正在江苏卫视播出的抗战电视剧《誓言》受到观众关注。[详细]
主旋律精神本身具有巨大感召力,这是主旋律文艺作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天然优势;那些能够深深打动观众情感的商业片,其本身也往往蕴含社会主流价值。换句话说,主流电影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好看的故事、大众的类型来表现为广大观众所认同、所接受、所心向往之的社会主义...[详细]
《忽而今夏》《东方华尔街》《上海女子图鉴》等,这些戏类型多样、受众不同,且不拘泥于套路,解锁了圈粉的新姿势。《结爱》:偶像剧不一定使劲给观众发糖近期爆红的偶像剧《结爱》胜在细节的精致,不似以往国产偶像剧的悬浮。[详细]
由鲁迅文学奖得主吴克敬的长篇小说《初婚》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今天登陆央视八套。近年来,“大女主”题材影视剧频出,不过多集中在古装剧,如《芈月传》、《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导演张晓春坦言《初婚》也是一部“大女主”题材电视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