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日趋临近,寒窗苦读了3年的高三学子们都进入了最后的“备战状态”,准备迎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在上海却有三百名高三学生,因为经历了一次具有“破冰”意义的面试之后,提前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2006年4月1日,约1200名上海高三学生在复旦大学参加了这场“过堂”面试。每个学生都接受了5名专家教授共计75分钟的严格面试。经过评估,复旦大学在其招生网站上公布了面试结果,最终有300人直接获得入读复旦大学的资格。这意味着高考分数第一次与高校录取脱节,这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引起了教育界及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
复旦大学的面试招生制度彻底颠覆过去的唯分数论的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模式。考生再也不用把前途和命运完全寄托在一张高考试卷上。通过面试招生,考官也能够更全面的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更加有利于选拔一些有特长的优秀人才。
另外,面试招生可以督促学校注重素质教育以及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改变这个通往大学的唯一途径 ——高考,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才可以永远离开高考这个指挥棒,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质疑面试招生能够守住中国高考招生制度的最后一道公平防线吗?因为面试的人为主观因素太多,没有标准答案,没有评分细则,全凭考官的喜好决定一切,这将会引发更深层次的职务腐败,导致新的“教育不公”和“门第观念”的延伸。
而且从被录取的结果来看,被录取者绝大部分都是重点学校的尖子生,即使没有面试,他们通过高考也能考入这所学校。而复旦大学为了此次面试招生,动用了170多名教师和100万左右的人力财力,那么我们是否值得投入如此大的人力物力走这个形式呢?这是不是一种资源浪费?
那么,在新一轮高校招生即将开始,这种面试招生的方式究竟有多大的可行性?它在中国高考制度改革中又担任了什么样的角色?6月11日,《齐鲁开讲》将邀请相关专家与您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