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19
北方网
手机查看
被称为国内首部现实主义“轻科幻”作品的电影《被光抓走的人》,其故事创意来源于导演董润年的一个“脑洞”:如果有一道神秘的光把一部分人抓走,社会的平静与法则被打破,我们该怎么办?这个用一束光来定义爱与不爱分界的设定是否属于科幻范畴在媒体与观众间激起了广泛讨论。
12月16日,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制片人姬少亭受邀做客《今日影评》节目,深度论证电影《被光抓走的人》是否属于科幻电影,并与观众朋友就科幻电影的特点及新变化展开深入探讨。
科幻片定性引发争议
主持人嘉宾激烈论辩
在《今日影评》节目现场,姬少亭以“快问快答”形式给出对电影《被光抓走的人》的基本印象。在她看来,影片中那道白光代表着一个考验,如果它真的存在,自己愿意接受测验,这个设定及影片本身也绝对都属于科幻范畴,因为它在科学设定下进行了一场思想实验。这部影片到底算不算科幻片,观众其实意见不一,主持人陈旻也持反对意见。坚信该片是科幻片的姬少亭向《今日影评》指出,影片从头到尾就是一场非常完整的思想实验,而其中的人物均处在光照后的“实验器皿”中,他们给出的都是这场实验的反馈。
就此,陈旻与姬少亭在《今日影评》节目现场展开“论辩交锋”。在陈旻看来,《攀登者》及《中国机长》也都是由巨大灾害或特殊情况出发探讨人性的作品。姬少亭就此“反驳”称如《星际穿越》等真正好的科幻作品恰恰都在探讨人性,不能由此反推探讨人性的影片就不是科幻片。她继续向《今日影评》表示,科幻的定义及边界非常模糊,真实反映地震的影片不属于科幻,而像《2012》那样反映非寻常但不排除发生可能的地震的作品则就是科幻片。
光照情境科幻有理
留白创造魔法魅力
“论战”告一段落之后,姬少亭向《今日影评》给出了她认为《被光抓走的人》是科幻片的理由,即它进行了一场足够好的思想实验,同时这个初始概念跟后面情节的连接很深,绝非可脱掉的外衣,而是影片的骨架,剔除它则全片就不成立。面对《今日影评》的镜头,姬少亭继续指出,这样一个不同于日常的情境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过但确实又是有可能发生的,那么在此环境下探讨爱情其实是非常符合科幻情理的设定。
如若以外星文明的存在来完整这个“光抓人”的故事,影片会变得更科幻吗?面对《今日影评》抛出的疑问,姬少亭予以否定。她指出,科幻作品一个重要写作技巧就是留白,未知的留白是科幻的魅力所在,正如著名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所言: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皆与魔法无异。《今日影评》主持人陈旻也坦言,用科幻手段营造极端场景的《被光抓走的人》,其场景却并未纠结于此,反而更为关注人的事情,也证明了科幻作品不单可以仰望星空,更可以脚踏实地。
百姓视角意义重大
现实杂糅提供方向
针对陈旻“科幻是人性的显微镜”说法,姬少亭表示赞同。她向《今日影评》直言这种将出现巨大灾害时的目光投射到老百姓的做法,在整个科幻史上都很少见,而且将中国老百姓直接呈现在镜头前更有划时代的意义。谈及最令自己感动的情节,姬少亭向《今日影评》推荐了结尾黄渤与妻子重归于好的平静场景及天天吵架的一对老夫妻却因相爱而被光带走的片段。
在刘慈欣的《三体》《流浪地球》等作品中,也提出了面对巨大灾难时的选择问题。姬少亭对《今日影评》表示,中国科幻亟需鼓励的正是如何在本土语境下探讨人性,这也为钟爱现实主义题材、同时对科幻感兴趣的电影人以入口,即为中国老百姓的亲情、爱情故事提供一个新的语境。姬少亭激动地向《今日影评》指出,《被光抓走的人》是一道光,像手术刀一样打开了一个切口,令愿意从事科幻创作的人找到更多可操作、可探讨的方向。
据悉,电影文化评论类日播栏目《今日影评》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档于CCTV-6电影频道播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胡玥姣